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一直在改革,为什么总觉得还不够?

南都观察 南都观察家 2021-01-17

1月13日,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宣告自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与自主招生不同的是,“强基计划”的分数比例中,要求学生的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分数构成则包括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这一计划替代了渐受争议的自主招生,既有新的期待,也有新的担忧。

高考被很多人视作当下中国最公平的考核制度,它让考生身处同一标准之下,凭着各自的努力获取分数。这种分数的“客观性”本身却确保了“公平性”——成绩如此,谁都没话说。但这也助长了一种思维定势,即习惯于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人,却很少意识到差异并不等于低劣。与此同时,这一学习机制在要求人“全面均衡发展”的同时,也可能造成个人发展的平庸化。因此高考可能会造成一些问题,比如测试的单一性,比如人才的错误配置,使许多人读了其实自己并不喜欢也未必适合的专业。高考只是“最不坏”的机制,仅此而已

看似公平竞争,但高考分数其实不仅来自于天赋和努力,还在于其他的支撑——教育资源、早期营养、家庭环境……“在应试教育的竞争下,成功者除了拼努力拼天赋,往往还得拼运气。运气好的,生在了付得起高价择校费的家庭、被选进了举全校之力打造的网班,就有更多的机会考进更好的大学。运气不好的,生在了隔壁县、交不起择校费、没进到网班,机会就少一点。可能仅一墙之隔,能获得的教育资源就是天壤之别。更别说东部和西部、城市和乡村这样的差距。”一些学生则直接远离了高考的“赛道”,去寻找别的出路。“自主招生”被废除后,谁最不可能考上大学?除了考大学,乡村教育还有别的出路?

▲ 理想状态下,如果公办教育的资源公平分配,大学里的城乡人口比例应该和全国的同类比例大致相同。但是对比城市化率和城市生源入学比例可以看出,至少在1989-2005年间,占总人口比例更少的城市学生获得了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

为了弥补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客观现实,一些高校出台了针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专项招生计划,单设批次、单独划线,但在田方萌看来,这种补偿性的政策只关注了团体平等,却忽视了个体平等,专项招生这种配额制不仅会对大多数考生造成新的歧视,也不利于这一政策试图照顾的弱势群体。贫困生计划还可能会产生错配效应——把能力一般的学生硬塞进平均水平较高的快班,这个学生很可能跟不上老师的讲课速度。重点大学招生应该照顾贫困地区吗?北大录取低分考生,事件背后的“错配效应”不容忽视

关于高考的另外一个批评来自于大范围、单一化竞争导致的繁重学业,近年来各界则一直在呼唤减负。在林小英看来,素质教育政策出台后,出现了新的责任主体——校外培训机构,它出现于市场中,和家庭是直接的市场交易关系,它本来和政府没有天然的关系,可现在政府也要开始规范它的办学行为了。学校和校外机构之间则存在此消彼涨的关系,只要学校空间被压缩,校外机构必然膨胀。因此政府与其严厉管控校外培训机构,不如着眼于学校内的规范性学习和闲暇活动的安排。“减负”越减越重,我们缺了哪味药?

与此同时,教育焦虑正在向着乡村蔓延,一些农村地区开始有了辅导班,但质量并不能满足家长和孩子的需要,一些返乡的大学生想在村镇上做培训,面对着诸多阻碍。教育焦虑下沉,谁为孩子的假期教育买单?

▲ 2018年10月,西南地区一名退休老师在假期的时候为孩子们补课。 © 谢运


高考确实算得上公平透明,但在这之前,如何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也能接受到公正合理的教育资源,让他们也能通过教育获得更多的机会,需要每个家长、老师、校长的付出。到2016年,全国不足百人的小规模学校共计12.31万个,其中有10.83万个在乡村,在一些乡村学校,老师和校长坚守数十年,积极为学校引入各类资源,从书包、打印机,到网课、支教和夏令营团队,萌发出各种创新。我在一所村小工作了19年,还是这里最年轻的老师都在给我们捐书包,很少有人问我们真正需要什么有人说:“你们学校的孩子这么开朗,不像是留守儿童”“学生少,家长不管”反而成了农村小学的优势?

兰茜曾经在乡村教育类公益机构工作,她从很多校长和老师中听到过“职业倦怠感”这个词组,她认为现在的教育系统只是把老师作为一个工具,作为到达儿童教育的一个管道,而没有把他们当作主体的“人”。同样,大量的公益组织也是这种将教师过于功能化的思路。于是,即使是那些为教师提供的服务或支持,也都是局限在专业上的,比如教学方法、理念、工具等。城市白领的职业倦怠感可能只是会影响公司的盈利,但老师的职业倦怠感,可能会影响到一代人。只有当这些老师在整体上是一批有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的人、有自洽而稳定的个人发展,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才可能得到更多保障。没钱没地位,乡村老师能“拯救”农村教育吗?一个小学老师的来信:办一场冬令营会有什么后果?

在教学任务之外,基层教师还面临着其他的压力,去年十月,一位基层老师撰文控诉她遭遇的形式主义,“基层老师苦不堪言,加班至深夜两三点,还有多少精力奉献给学生?”这些机械化的指标和处罚将教师放在了教育的对立面。如果必须优先解决其他非教育性的事务,才能保证自己不至于失业,就会变成挤压自己的授课时间,进而挤压学生的受教育时间。老师保护学生,谁来保护老师?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乡村教育?以安全之名,他们却这样教育孩子

▲ 学校行政任务多、存在较大教师缺口、教师流动性高……在这几座大山之下,一些老师对工作的怨气非常大。 © 兰茜

我们之所以如此关注教育议题,是因为在代际传递中,教育不仅充当提升与保障家庭财产与地位的机制,教育还被期待充当防御家庭地位下降的防御性机制。中国社会高速发展40年以后,结构逐渐稳定,财富阶层出现,“二代”崛起,这是教育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情境。而在这种传递和流动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名牌中学与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之间,逐渐形成一个“精英共同体”,这其中既有知识层面的交流,也有现实利益之间的融合。谁的素质教育? | “二代们”的教育选择及其困难北大清华毕业生“下沉”中学任教:“精英共同体”正在形成?

进入高校,依然有其他问题,在外国留学生方面,高校教师田方萌认为由于重视规模胜过质量,中国的留学生扩招变成了“打肿脸充胖子”式的国际化,远非胡适描述的“大国之风”。这不仅减少了中国考生的入学机会,长期来看也不利于国内大学提高国际声誉。我教了六年外国留学生,碰到过拿奖学金的“倒爷”还有学生则在学校里“混文凭”,逃课、作弊……“这些可能会成为毕不了业的原因,似乎只是暂时的,但更重要的是,‘混’带来的消极的心态、能力的欠缺,可能会在很长时间里伴随左右,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那些“混文凭”的大学生错在哪儿?本科毕业论文成鸡肋了吗?该不该取消?

教育这个话题实在太大,关于教育公平,也分散在机会、过程、结果等等方面,是保证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平合理?还是保证中考、高考制度的透明公正?还是在最后通过各种支持“计划”来确保固定群体的录取比例?

虽然受各种现实掣肘,但在不同的地域,都有人在为各自的教育理想做着各种各样的努力,希望过去欠下的“旧债”能被尽早补上,面对未来,希望创新者们能有更宽广的创新空间,得到更多的支持。


*本文已加入“留言赠书计划”,优秀留言将有机会获得《追问人工智能》(科学出版社)图书一本。



点击关键词,阅读更多文章


教师教学:形式主义没钱没地位的乡村老师教师口述:四川阿坝州四川广元河南商丘山东枣庄大学生支教珍贵的普通人老师打骂学生校外安全全人教育毕业论文混文凭“精神病少年”之死乡村冬令营留学生教育“留学逆差”校园传销高校人才流动家长“炫权”教师节礼物
教育公平:“精英共同体”教育焦虑《寂静的孩子》北京大学退档事件“专项招生计划”深圳返乡儿童北京返乡儿童大学生支教儿童优先原则寒门子弟素质教育及代际传递高考公平非本地户籍入学农村职业教育补偿政策衡水中学应试教育自闭症小区幼儿园公办幼儿园网班尝试网班亲历者秦晖论教育素质教育改革民办幼儿园上市《学前教育深化改革意见》手机管理留守儿童陪伴流动儿童融入
编辑部去信:2020新年献词2019中秋2019新年总结IIIIIIIVV新年快乐2019新年献词2019阅读计划想象中年泼冷水的人机械工作2018中秋回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